助教校外教學與報導-山板樵臉譜文化館
- 勝興車站覽勝
- 指導:李孟君老師 撰寫:許博婷助教
午餐時間,同學們到了下一站「勝興車站」探訪國家第三級古蹟同時品嘗苗栗三義小吃。自從舊山線鐵路在民國87年9月停駛之後,原本平靜的勝興車站,知名度從此水漲船高,變成三義目前最熱門的景點。說到勝興車站,海拔標高四百零二點三二六公尺,可是台灣縱貫鐵路最高點,該站設於清光緒29年原稱「伯公坑」信號場,後改名為十六份信號場,民國24年,又改稱「十六份驛」,開始客運及貨運業務。 - 勝興這個地名原稱十六份,是因為據說勝興山區,昔日樟木叢生,拓墾期中,曾建有十六座蒸餾樟腦的寮灶,所以故稱此名,直到民國47年2月10日起改名為勝興站。
- 而勝興車站會被國家定為三級古蹟時有原因的,除了年代悠久以外,它座落山谷中的小台地上,整棟建築係以木頭為建材是目前台灣少見的日式木造平房,在設計上則是以地理風水為導向,且每根標柱都完全不使用釘子,這麼多年下來還能在山區中屹立不搖,也令同學們驚訝。
![]()
![]()
勝興車站附近有許多美味的小吃,經由政府細心的規劃下,同學們能在車站外的小吃街上品嘗苗栗當地的客家小炒和粄條,粄條口感非常有彈性,不愧為當地的特色小吃,另外還有古早味擂茶、芋頭糕等小吃。除了「食」以外還能在商家看到販賣有特色的相關周邊商品。
同學滿足了口腹之慾後,雖外面飄著細雨,但無阻同學們對古蹟一探究竟的決心。有的同學們還搭上勝興車站特有的園區小火車遊園,人人坐在火車造型的小列車上,這景象實為可愛;當然不免俗的,同學們也搶著跟標記著 “勝興車站”四個大字的站牌拍照。
民國87年9月23日車次一六七最後一班南下列車停靠後,新舊山線完成切換,舊山線從此畫下完美句點。停駛後列車不再來,反而多了新人拍攝婚紗的懷舊場景,同學們走進隧道探險的新風貌。雖然現在勝興車站已不再經營,但當天依舊看到火車進站的情景,非常特殊,因為已經停駛了,不知是否因為假日的關係而有平快火車進站,不過勝興站是不提供乘客上下車的。當天同學們還在已不行駛的鐵道上拍攝臥軌的照片,當然看似危險其實很安全。